江门华图题库

首页 > 华图题库

13岁的杰杰最近非常消沉,班主任老师从他的周记中了解到他最近感到很迷茫,思考的问题都是关于“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等问题,表现出对未来的彷徨无助,学习也毫无动力,成绩下滑得非常迅速。此时作为杰杰的班主任

广东华图教育 | 2021-09-25 13:02

收藏

  单选题

  13岁的杰杰最近非常消沉,班主任老师从他的周记中了解到他最近感到很迷茫,思考的问题都是关于“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等问题,表现出对未来的彷徨无助,学习也毫无动力,成绩下滑得非常迅速。此时作为杰杰的班主任老师,应该如何帮助杰杰度过这一时期?( ) A 培养主动性,克服内疚感 B 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 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D 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

  正确答案:D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他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为青年期,年龄约12—18岁,在这一时期,人们容易出现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会感到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失。题干中的杰杰所表现出来的迷茫、彷徨正是说明他正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不应把杰杰当作“孩子”看待;不应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杰杰;要给以明确的指示,让杰杰独立完成任务,同时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应该帮助杰杰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顺利度过这一时期。D项正确。A项: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中的第三个阶段,一般为3—6、7岁,出现了主动感对内疚感的冲突,此时的孩子容易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所以应该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一般为6、7—12岁,出现了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此时的孩子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所以应该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中的第六个阶段,一般为18—30岁,出现了亲密感对孤独感的冲突,此时的人在与社会疏离时会感到寂寞孤独,所以应该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